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指母牛在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间(8~12小时)内不能自行脱落和完全排除的一种病症。由于牛的胎盘是结缔组织绒毛膜胎盘,因此发病率相对高于其他母畜。由于各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同,胎衣不下发病率各不相同。由于胎衣不下易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甚至不孕。
病因
奶牛胎衣不下发生的的病因很多,包括奶牛的营养状况、年龄、品种、遗传、环境、季节、妊娠时间、异常分娩等,但主要原因是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和胎盘未成熟、老化、充血、水肿、发炎等。
1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单纯,品质差,日粮中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或不知,特别是钙、硒以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E,孕牛过瘦、过肥,老龄,运动不足和干奶期过短等都易易患胎衣不下。
2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弛缓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使得胎衣不能在正常的生理时限内排出,这是导致奶牛胎衣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产后子宫收缩无力的原因有:(1)胎儿过多,单胎家畜怀双胎,胎水过多及胎儿过大,使子宫过度扩张都容易继发产后阵缩微弱;(2)晚期流产及早期引产引起内分泌对分娩控制失调,影响胎盘成熟及产后子宫的正常收缩活动;(3)难产后子宫肌疲劳也会发生收缩无力;(4)没有及时给仔畜哺乳,致使催产素释放不足,亦可影响子宫收缩。
3
胎盘分离障碍
(1)胎盘未成熟这是造成非传染性流产或早期分娩,即未满妊娠期分娩的母牛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牛平均妊娠期长短决定于品种,也可受特殊种公牛的影响。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取决于排出胎儿时妊娠时间的长短。早产时间越早,胎衣不下的发生率越高。(2)绒毛水肿胎儿胎盘经常出现严重的非感染性水肿,这常见于产后不久的胎盘上,特别是剖腹产的牛或长时间子宫捻转的牛更为多见。有时胎衣不下牛表现出异常强烈的子宫收缩,特别是强直性收缩,可使子宫阜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严重充血状态,这一方面使腺窝和绒毛发生水肿,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排出绒毛中的血液。水肿可延伸到绒毛末端,结果腺窝内压力不能下降,胎盘之间连接紧密,不易分离。(3)胎盘组织坏死胎衣不下牛发现绒毛和腺窝壁之间有小面积的坏死。坏死可发生在产前,并且可作为某些病的症状。有人对某些胎衣下的牛观察发现,组织坏死前有血液渗出,表明这些牛有微弱的出血。因此,组织坏死可能是过敏反应的一种结果。(4)胎盘老化胎衣不下的另一个原因是胎盘已经老化。过期妊娠常伴胎盘老化及功能不全。有人对胎盘老化的病例,取刚产出的胎儿胎盘组织学检查时发现,母体胎盘结缔组织增生,胎盘重量增加。由于母体子叶表层组织增厚,使绒毛嵌在腺窝中。此外,胎盘老化后,内分泌功能减弱,分泌雌三醇和催乳素下降。因此,使胎盘分离过程复杂化。(5)胎盘充血人们很少认为胎盘充血是胎衣不下的原因。胎盘充血可发生在产前,也可源于脐带血管关闭太快或排出胎儿后子宫异常强烈的收缩。由于脐带血管内充血,胎儿胎盘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增加,绒毛充血并嵌闭在腺窝中。(6)胎盘炎症母牛在怀孕期间子宫受自机体某部病灶的细菌(如李氏杆菌、沙门氏菌、胎儿弧菌、生殖道支原体、霉菌、毛滴虫、弓形体或病毒等造成的感染和来自乳房炎、蹄叶炎和各种损伤及腹膜炎和其它微生物的感染,或者是由于肠道不适引起,如细菌、霉菌和其他微生物性腹泻。特别是饲喂变质的饲料,或突然改变饲料结构,导致在分娩前发生胎盘炎。患胎盘炎时,炎性反应程度可以从轻度感染到严重坏死,炎症部位可能只限于子宫颈部或子宫角尖端,也可能是弥漫性的。子宫空角很少发生,即使发生也较孕角轻。炎症可能只波及绒毛或小部分胎盘,有时也波及整个胎盘。发生胎盘炎时,胎盘基质水肿并含有大量的白细胞,有时出血,感染的子叶全部或部分坏死,变成黄灰色。胎盘炎及霉菌性感染造成的严重坏死,结缔组织增生,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导致胎衣不下。
4
胎衣排出障碍
胎衣排出障碍引起的胎衣不下很少发生,只占总发病牛的0.5%%。全部或部分脱落的胎衣受部分闭合的子宫空角或套叠的子宫空角的嵌闭、双子宫颈隔或阴道隔的阻拦而不能排出,特别是较大的胎儿子叶易受嵌闭和阻拦;偶尔也发生胎膜某部分裹住某个(些)母体子叶,或剖腹产时误将胎膜缝在子官壁切口上所引起的胎衣不下
5
其他
奶牛配种过早、个体较小、遗传因素均易发生胎衣不下。高温季节,孕牛热应激,使孕期缩短,可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产后子宫颈收缩过早,妨碍胎衣排出,也可以引起胎衣不下。
发病机理
牛产后胎衣的排出要经历两个阶段:即母子胎盘分离和胎盘与胎膜排出。母子胎盘的分离是渐进性的,胎盘分离开始于妊娠末期,在激素影响下,母子胎盘结合处的细胞发生变化,原有的细胞层次和数量逐渐减少,结缔组织胶原化,同时出现大量双核巨细胞,直至分娩,胎盘蜕变成熟。分娩之初,母子胎盘组织局部的雌激素和前列腺素增多,细胞浸润渗出,随着子宫的阵缩,母体胎盘(宫阜)和胎儿胎盘(子叶绒毛)交替出现贫血和充血,使松散的结构进一步变化,母子胎盘的结合逐渐破坏。胎儿产出后,脐带断裂,胎盘循环停止,宫阜和绒毛血管大减,绒毛从官阜的腺窝中脱落出来,母子胎盘分离。随着产后的宫缩,脱离的胎儿胎盘和胎膜被排出体外,可见,内分泌和宫缩在产后胎衣排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胎盘分离和宫缩的因素均可能造成胎衣不下。胎衣不下分为机能性的和器质性的。器质性胎衣不下主要是因胎盘直接受到微生物或寄生虫的侵害,使胎盘发炎、粘连,引起母子胎盘不能分离而导致胎衣不下;临床中更多是机能性胎衣不下,一是由于胎盘的激素诱导性成熟不充分,使母子胎盘分离发生障碍;二是由于产犊后子宫局部细胞免疫机能紊乱从而引起母子胎盘不能分离。
胎衣不下可根据子宫内滞留的胎衣多少,分为全部胎衣不下和部分胎衣不下。
1
全部胎衣不下
指整个胎衣滞留在子宫内。胎儿胎盘的大部分仍与子宫黏膜连接,部分胎膜悬吊于阴门外变性褪色。牛胎衣脱出的部分常为尿膜绒毛膜,呈土红色,表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子叶。子宫严重弛缓时,全部胎膜可能滞留在子宫内;悬吊于阴门外的胎衣也可能断离,在这种情况下药进行阴道检查才能发现。
2
部分胎衣不下
指大部分胎衣垂于阴门外,只有一少部分或个别子叶残留在子宫内。垂附于阴门外的胎衣,初为粉红色,因长时间于后躯垂吊,易受外界污染发生腐败。尤其在夏季,天气炎热,胎衣成熟肉样,有非常难闻的腐臭味。大部分胎衣已经脱落,只有一少部分或个别子叶残留在子宫内。这只有在胎衣时只有在检查脱落是否完整(将脱落不久的胎衣摊开,仔细观察胎衣破裂处的边缘及其血管断端能否吻合以及子叶有无缺失,可以查出是否发生胎衣部分不下),或经3~4天后,阴道排出腐败、灰红色的胎衣碎块时才能发现。牛发生胎衣不下后,由于胎衣的刺激常常弓背努责;如果努责剧烈,可发生子宫脱出,胎衣在产后1天内就开始变性分解,夏天更易腐败,在此过程中,胎儿子叶腐败液化,因而胎儿绒毛膜会逐渐从母体腺窝中脱出来,由于子宫腔内存在有胎衣,子宫颈不会完全关闭,从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患畜卧下时排出量较多。液体内含胎衣碎块,特别是胎衣血管不易腐烂,很容易观察到。向外排出胎衣的过程一般为7~10天,长者可达12天。由于感染及腐败胎衣刺激,病畜会发生急性子宫炎,胎衣腐败分解产物被吸收后则会引起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瘤胃弛缓,腹泻,产奶量下降。胎衣部分不下通常仅在恶露排出时间延长时才被发现,所排恶露性质与胎衣完全不下时相同,仅排出量较少。
诊断
部分胎衣外,容易诊断,如果胎衣滞留在子宫内,需通过阴道检查或直肠检查确诊。
治疗
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原则是抑菌消炎,促进胎衣排出。
1
全身疗法
(1)20%葡萄酸钙(或10%葡萄糖,3%的氯化钙)与25%的葡萄糖各ml,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一次;(2)垂体后叶素IU,或麦角新碱20ml,一次肌肉注射;(3)激素疗法:促肾上皮质腺素30~50IU,氢化可的松~mg,强的松龙0.05~1mg/kg体重,一次注射,每隔一天注射一次,共注射2~3次。具有抗炎,减轻组织损伤和中毒表现的作用,促使糖、蛋白质、脂肪的正常代谢,并用抗组胺的作用。
2
促进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
向子宫内灌入10%%高渗盐水0~1ml,其作用是促使胎盘绒毛脱水收缩,而从子宫阜中脱落。
3
防止胎衣腐烂及子宫感染;
取土霉素粉3~5g或金霉素1~3g,溶于0.9%%生理盐水灌注。见有子宫颈缩小可肌注激素,如乙烯酚、雌二醇等,可使子宫颈口开张,有利于放置药物和排出积液。此外,雌激素与催产素、前列腺素协同使用,会加强子宫收缩力,加快炎症产物排出。
4
应用手术剥离法
药物疗法无效的病例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剥离,胎衣不下的治疗原则是要尽早采取治疗,防止胎衣腐败吸收对子宫内膜造成炎症,影响母畜的繁殖能力。对于漏出阴门外的胎衣,应做适当处理,以免造成损害阴道内壁的黏膜,引发全身感染。在条件适合时可以用手剥离胎衣。手术剥离胎衣时,易剥离则剥,不易剥离不强行,剥离不净不如不剥,已腐者不可剥,宜早不宜迟。同时应该做到动作轻、快,剥离彻底。一般在产后18~36h进行手术。应用手术剥离法,必须严格注意卫生和安全,一是正确搞好牛只保定,保证人牛安全。二是严格规范搞好卫生消毒。术者必须将手臂消毒后,戴上长臂手套和口罩,开始规范操作首先使用温热水对母牛进行灌肠,使其将粪便全部排出。然后,用新洁尔灭或0.3%高锰酸钾对母牛外阴部进行消毒,将mL10%氯化钠灌入母牛子宫内,术者用左手握住以露出子宫外的胎衣,右手从阴道伸入子宫内摸找子宫叶,先摸找胎儿胎盘的边缘,用拇指和食指伸入到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之间,把它们轻轻地分开,然后将右手在子宫内伸向前下方,抓住尚未脱离的胎儿胎盘,稍用力向外拖出同时左手将握着的胎衣稍用力向外拉,左右合力即可将胎衣顺利的剥离出来。胎衣剥出后立即用ml生理盐水加适量抗生素冲洗子宫,此法1次/d,连用3d,防止子宫感染造成炎症。虽然手术剥离法是治疗胎衣不下的基本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适合此种方法,若子宫颈未收缩能剥离的最佳疗法就是手术剥离,而子宫颈已收缩的病例有的则不能手术剥离,但无论剥离与否,都要通过子宫灌注安进皇宫,促进恶露排出法协同治疗。
5
中药治疗
中兽医认为奶牛胎衣不下是生产时气虚血亏、气血运行不畅、子宫活动力减弱的结果,治疗以补气益血为主,佐以利水消肿。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30g、炮姜20g、甘草20g、草果45g、益母草60g、莪术40g、红糖g。研末开水冲服,每天l剂,连用2剂。体温升高,继发子宫内膜炎者加金银花50g、连翘50g、败酱草50g。补中益气汤:党参40g、黄芪60g、柴胡20g、当归30g、白术15g、川芎15g、升麻10g、陈皮20g,对体温升高者,另加黄芩30g、二花45g。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奶牛妊娠期的营养平衡首先要为妊娠奶牛创造良好、舒适的牛舍和活动空间,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根据奶牛生长阶段性制定标准的、营养全价的日粮,同时,要喂给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外,要根据本地区的情况,适当补充钙、硒等微量元素,从而保证妊娠奶牛的营养平衡。2.加强围产期奶牛护理科学规范化管理,做好全场消毒防疫工作;临产期奶牛要置于安静,清洁卫生的环境中,令其自然分娩,避免各种应激;助产应严格消毒,操作细致。3.药物预防(1)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于产前15d,30d,使用亚硒酸钠10mg、维生素E0IU,一次肌肉注射;(2)产前7d肌肉注射维生素AD10ml(每ml含维生素A000IU、维生素D20IU),每日一次,直到分娩为止,可起到预防作用。(3)产前补糖补钙,对年老、高产和有胎衣不下史的母牛,临产前3~5d,每日或隔日用25%的葡萄糖和20%的葡萄糖酸钙各ml,一次静脉注射,可促使胎衣脱落。(4)产后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IU,但应早期使用,如24h后再用,其作用微小。(5)产后2h静脉注射钙制剂,用10%的葡萄糖酸钙ml或3%的氯化钙ml,一次静脉注射,有助于胎衣脱落。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