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过期妊娠治疗专科医院 >> 预防保健 >> 早产或早期足月产,下一胎仍可能早产

早产或早期足月产,下一胎仍可能早产

 

研究发现:早产及早期足月产使下次妊娠早产的风险大大提高,这成为了早产的预测因素之一。

编译:王楠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美国近年来在提高围产期医疗服务方面不断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和财政支持,但新生儿死亡率仍有千分之五,在33个发达工业化国家排名中列倒数第二,仅略优于拉脱维亚。而早产成为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70%。美国早产儿的出生率约为12%,每年有大量的医疗花费,就是用于对大约2%的妊娠不足32周的极度早产儿的救治和护理。

在我国每年出生的万新生儿中,早产儿达到万,早产儿出生比例达到10%。

关于早产与将来再次发生早产的关联性的研究

7月7日发表在《妇产科》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指出:女性生育第一胎时是早期足月产或早产,那么在她第二胎生产时还有可能发生早期足月分娩或早产。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士满公共卫生部杨娟博士和她的同事们写道:“虽然早期足月产与将来早产的关联性并不明显,但越来越多的妊娠分娩案例却证明了这一联系的存在,使这一重要的危险因素成为早产的整体社会负担”。

该项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对5至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名女性孕产记录的汇总分析,他们的第一胎和第二胎都是在妊娠20至44周产下的单活胎。医院出院记录和出生证明上的信息来确定怀孕的长度,人口统计学方面包括母亲的年龄和种族,医学信息包括一些可能引起早产的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

与第一胎足月分娩的女性相比,头胎是早期足月产的女性更可能在下次怀孕时在37至38周分娩(调整后的优势比2.2;95%置信区间2.2-2.3);或在32至36周分娩(调整优势比3;95%可信区间2.9-3.2),甚至分娩发生在妊娠32周之前(调整优势比2.0;95%置信区间1.6-2.3)。

头胎早产会增加下一胎早产或早期足月产的发生几率。头胎妊娠不足32周分娩的女性,第二次怀孕妊娠期缩短的风险最大。与第一胎足月分娩相比,她们更有可能在下一次怀孕时仍面临在32周前分娩的风险(调整优势比23.3;95%可信区间17.2-31.7),分娩也可能发生在妊娠32-36周(调整优势比9.2;95%可信区间7.6-11.1),或在37-38周时(调整优势比1.9;95%可信区间1.6-2.2)。

《妇产科》杂志的主编南希博士在杂志的播客中对该项研究的数据和分析结论进行了评价,指出:“我通过数据看到,早产的确对应了较强的优势比。”

由于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管理数据库,因此作者和南希博士都强调说:研究中有些信息是未知的。我们不太可能了解哪些是自然分娩,另外还有一些风险因素,例如产妇的身体质量指数和宫颈的外科手术等信息都并未提供。因此研究人员不得不剔除约一半的符合资格的分娩案例,因为缺乏出院记录或产科病史信息。在该研究的所有调查对象中,黑人女性和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只占很小比例,研究人员还排除了多胎妊娠和既往有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及死胎史的案例。

作者得出结论:早产和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包括先前存在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是连续的风险因素存在于前一次怀孕的整个过程,并持续影响了下一次的妊娠。

另外,在一项针对名丹麦妇女的队列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在头次单胎妊娠出现自发早产,先兆子痫或胎儿生长异常的女性,在她们下次怀孕时更容易出现这些并发症。这项研究发现头次妊娠在32-36周分娩的女性,第二次怀孕早产的风险为2.7%-14.7%,先兆子痫的风险从1.1%增加到1.8%。第一次妊娠在28周前分娩,第二次怀孕早产的风险将增加到26.0%,先兆子痫的风险也将增加到3.2%。

头次妊娠发生先兆子痫并于32-36周分娩,下次妊娠出现先兆子痫的风险将有14.1%-25.3%,并增加3.1%-9.6%的小胎龄风险。

明确早产风险因素,减少早产的再次发生

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早产和早期足月产与下次怀孕早产关系紧密,临床对这一问题的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ae.com/wadwh/65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