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过期妊娠治疗专科医院 >> 预防保健 >> 母乳喂养性黄疸几个关键问题

母乳喂养性黄疸几个关键问题

 

今天,就一个母乳性黄疸的病例,把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几个关键问题,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作者:

白衣奶爸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在住院部接触到几个黄疸查因来就诊的宝宝,其中刚好遇上2个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一般预后良好,大多数胆红素水平不会太高,经观察或停母乳后,可逐渐回降正常。其中一些知识还是值得我们回顾学习的。

今天,就一个母乳性黄疸的病例,把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几个关键问题,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提高。

病例:

患儿小L,女,33天,因“皮肤黄染25天”入院。

婴儿血型AB型,RH(+),足月因脐带绕颈2周于我院剖腹产出生,羊水清,约ml,阿氏评分1分钟9分(皮肤扣1分),5分钟10分,10分钟10分,否认窒息抢救史,生后24小时内有排胎便,出生体重3.66kg,生后母乳喂养,婴儿吸吮力好,每1~2小时喝奶1次,每次喝奶约半小时。患儿于出生后第8天出现全身黄染,近25天来黄疸无明显消退或增加。自发病以来,患儿无发热、咳嗽,无腹泻、呕吐,胃纳睡眠可,大便黄软,4~5次每天,小便无明显异常。

患儿新生儿筛查正常。患儿母亲血型A型,Rh(+)。孕期体健,我院产检未发现异常。

体格检查:T:36.7℃,P:次/分,R:35次/分,BP:90/50mmHg,Wt4.5kg。营养中等,对外界反应好,全身皮肤、巩膜轻~中度黄染,腹不胀,未见胃肠型,肝肋下1cm左右,脾未扪及,腹部未触及异常包块,肠鸣音正常.

辅助检查:-01-02门诊查生化示:TBil.50umol/L,DBil8.53umol/L,IBil.97umol/L

诊治经过:考虑患儿出生后母乳喂养,一般状况好,且黄疸是生后28天开始出现,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考虑为母乳性黄疸可能性较大,予完善必要的检查后,暂停母乳喂养3天,后复查胆红素下降明显,患儿无出现其他临床症状,考虑母乳性黄疸诊断较为明确。宝宝已出院。

一、母乳喂养相关黄疸的定义和分型:

1、母乳喂养相关黄疸:过去报告母乳喂养相关黄疸占母乳喂养的0.5%~2%,近来报道高达30%。母乳喂养相关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2、早发型:(Breastfeedingjaundice)也叫做母乳喂养性黄疸,由于母乳摄入不足,肠肝循环增加,导致TSB水平增高(动物实验证明,热卡摄入不足,饥饿,可引起肠道胆红素的吸收增加)。黄疸一般出现在生后3~4天,早期开奶和增加哺乳次数,可促进胃肠动力和减少胆红素的吸收,有助于预防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发生。如达到干预标准,则按年中华儿科杂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进行及时干预。(参考表格在文末)

3、晚发型:(Breastmilkjaundice)也叫做母乳性黄疸,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母乳中含有一些因子,增加了肠道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周后期,到第二周左右到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如果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能会持续3~12周才消退。而如果停止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喂养,TSB可在24~72小时内明显下降,恢复母乳喂养后,TSB可能会略有回升。根据年中华儿科杂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当TSB<umol/L时,不需要停母乳,>u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用人工喂养。TSB>umol/L时,则需加用光疗。

二、怀疑母乳喂养相关黄疸需完善的检查:

根据昆士兰年指南所示,一般怀疑母乳性黄疸的宝宝,需完善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胆红素、外周血涂片、网织红细胞计数、Coombs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甲状腺功能,复查新生儿筛查项目结果(G6PD、PKU、CH、CAH等等)。

在必要时(尤其是存在结合胆红素增高的情况下),需完善肝胆脾B超检查,申请单应提示B超科大夫重点







































湖北白癜风医院
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ae.com/wadwh/66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