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过期妊娠治疗专科医院 >> 基本常识 >> 一穴治病神奇妙法

一穴治病神奇妙法

 

一穴治病神奇妙法

1、感冒穴:大椎穴。操作:刺血后拔罐,炙法。用于感冒、流感或预防。

2、止咳穴:孔最穴。主治:咳嗽、咳血、支气管哮喘。

3、咯血穴:孔最穴。主治:咳嗽、咳血。

4、气管炎穴:肺俞穴。主治:支气管炎、咳嗽、咳血、肺结核。

5、哮喘穴:鱼际穴。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6、退热穴:曲池穴。主治:发热、感冒发热、高热惊厥。不退热加大椎刺血。

7、胸闷穴:膻中穴。主治:胸闷、胸痛、气喘、肝气郁结。

8、肺炎穴:列缺穴。主治: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哮喘。如有胸痛,发热等,加肺俞、曲池等。

9、调心穴:内关穴。主治:陈发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胸闷、应急综合征及心绞痛等。

10、冠心穴:解溪穴直下2.5寸,脚面第2、3趾骨之间。主治:冠心病、胸闷、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

11、急救穴:人中穴。主治:昏迷、休克、晕厥、小儿抽风、失语、中暑等。

12、虚脱穴:人中穴。主治:虚脱、昏迷、晕厥、癫狂、休克等。

13、中暑穴:少商穴。主治:中暑、中风昏迷。

14、神衰穴:神阙穴。点揉----或者---拔罐。

15、神官穴:承山穴。主治:神经官能症。

16、精神病穴:百会穴。主治:功能性精神病。

17、癫痫穴:腰奇穴。点揉------或者----拔罐

18、醒脑穴:听敏穴。強刺激。主治神志不清,昏厥。

19、脏器下垂穴:百会穴。主治:胃、肾、子宫、直肠下垂等。

20、失语穴:人中穴。主治:癔症性失语或功能性失语。

21、癔瘫穴:涌泉穴。主治:癔症性瘫痪。

22、面抽穴:颧髎穴。主治:面肌痉挛,面肌抽搐。

23、面瘫穴:下关穴,配鱼腰、四白、颊车更好,火盛患侧耳尖放血,寒盛加鱼际、四白、太阳等。

24、偏瘫穴:率谷穴。主治:脑中风偏瘫、偏头痛。

25、脑缺血穴:风池穴。主治:脑供血不足。

26、尿频穴:太溪穴。主治:尿频或尿液次数增多。

27、降糖穴:胰俞穴。配三阴交、脾俞、足三里、神门、肾俞。主治:糖尿病、血糖过高。

28、降脂穴:丰隆穴。主治:高脂血症,肥胖。

29、三叉神经痛穴:鱼腰穴、四白穴、承浆穴。下关穴。主治:三叉神经及眉棱骨痛。

30、枕神经痛穴:风池穴。点揉。

31、前头痛穴:中脘穴。点揉。

32、偏头痛穴:太冲穴。点揉。

33、后头痛穴:至阴穴。点揉。

34、失眠I穴:大陵穴。点揉。

35、失眠Ⅱ穴:风池穴。点揉。

36、泌感穴:秩边穴。肾俞、阴陵泉。如,膀胱炎,配膀胱俞、三阴交穴,如尿道炎,配中极、三阴交。

37、降压穴:曲池穴。高血压伴高血脂配丰隆,如肾炎引起配三阴交。

38、疟疾穴:疟门穴。加身柱穴点刺出血。

39、甲亢穴:阿是穴。如突眼,配睛明、四白、鱼腰、丝竹空。如心慌气短配内关、神门。消瘦多汗,可配三阴交、足

三里。

40、胃痛穴:中脘穴。主治:胃脘痛、腹胀、呃逆。

41、胃炎穴:印堂穴。主治:急慢性胃炎、胃胀气。

42、止泻穴:申脉穴。主治:急性泄泻、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

43、止吐穴:内关穴与大陵穴之间。主治:胃肠不适及神经性呕吐。

44、止痢穴:大肠俞穴。主治:痢疾、肠炎。

45、便秘穴:支沟穴。点揉。

46、戒烟穴:列缺穴。点揉------加炙。

47、肾炎穴:三阴交穴。肾俞、足三里、关元。主治:急慢性肾炎。

48、急腹症穴:足三里穴。重刺激。

49、胆痛穴:胆囊穴。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绞痛、胆道蛔虫症。

50、睾丸炎穴:阳池穴。主治:急慢性睾丸炎、附睾炎。

51、阳痿穴:阴包穴。主治:功能性阳痿、遗精。

52、阑尾炎穴:阑尾穴。重刺激。

53、乳腺炎穴:肩井穴。主治:急性乳腺炎、肿痛。

54、疝气穴:归来穴。操作:刺1.2寸,捻补。

55、肾痛穴:精灵穴,点揉。

56、粉瘤穴:阿是。操作:重刺激。

57、囊肿穴:阿是穴。点揉。

58、利尿穴:三阴交穴。主治:尿潴留,排尿困难。

59、肠梗阻穴:足三里穴。主治:急性肠梗阻。

60、痔疮穴:支沟穴。便秘者可配足三里穴、二白穴。

61、腕痛穴:太溪穴。主治:手腕扭挫伤、腕管综合征及腕部伸或屈肌腱鞘炎。

62、肘痛穴:阴陵泉穴。主治:肘关节炎、扭伤、网球肘。

63、肩痛穴:阴陵泉穴下0.5寸。主治:肩周炎、肱二头肌肌腱炎、肩部软组织损伤。

64、落枕穴:悬钟穴。主治:落枕及颈项強痛。

65、颈痛穴:中渚穴。主治:颈椎病、落枕、颈椎间盘突出、颈肌劳损。

66、背痛穴:环跳穴。主治:后背肌肉痛,神经痛。

67、腰痛穴:印堂穴上1寸。主治:急性腰扭伤、腰椎骨痛、棘间韧带损伤等。

68、腰肌扭伤穴:后溪穴。主治: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

69、肋间神經痛穴:丘墟穴。可配,照海穴。

70、髋痛穴:合谷穴。操作:主治:髋关节扭伤,炎症。

71、臀痛穴:腋外线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臀上皮神经炎及臀肌扭伤。

72、膝痛穴:曲池穴。主治:退行性关节炎、膝关节风湿痛、膝关节扭伤、膝关节滑膜炎等。

73、踝痛穴:合谷穴。主治:踝关节扭伤、关节炎及风湿痛。

74、足跟痛穴:大陵穴。主治:足跟痛,足底骨刺及蹠韧带炎症。

75、颞颌关节痛穴:手三里穴。交叉治疗或健侧,病程长、重可在下关附近找阿是。

76、手麻穴:后溪穴。主治:手麻、颈椎病。

77、网球肘穴:冲阳穴。点揉。

78、痛经穴:17椎下。主治:痛经、月经不调。

79、止带穴:曲骨穴。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80、催乳穴:涌泉穴。主治;产后1------3天无乳。

81、正胎穴:至阴穴。主治:胎位不正,胞衣不下,滞产。

82、子宮脱垂穴:腰奇穴。重刺激。

83、催产穴:合谷穴。主治:过期妊娠,待产过慢,可加至阴穴、三阴交穴。

84、胎盘滞留穴:至阴穴。点揉。

85、崩漏穴:上都穴。(手背2、3掌指间赤白肉际)主治:过多或崩漏。

86、闭经:长強穴。刺激。

87、产后尿闭穴:中极穴。刺激。

88、流涎穴:地仓穴。主治:流延、口角歪邪。

89、厌食穴:承浆穴。主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

90、夜啼穴:中冲穴。刺激。

91、百日咳穴:四缝穴。主治:小儿百日咳、慢支。

92、疳积穴:四缝穴。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及腹泻。

93、遗尿穴:足小趾末端横纹中点。主治:小儿遗尿、尿频。

94、睾丸鞘膜积液穴;水道穴。主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95、腮腺炎穴:照海穴。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96、增肥穴:中脘穴。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消瘦。

97、上牙痛穴:下关穴。刺激。伴下牙痛加合谷。

98、下牙痛穴:合谷穴。刺激。

99、咽痛穴:廉泉穴。点揉。

、口疮穴:玉枕穴。点揉。

、梅核气穴:天突穴。主治:梅核气、咽部异物感,胸闷。

、呃逆穴:攒竹穴。点揉。

、鼻炎穴:下关穴。主治: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鼻衄穴:少商穴。刺激。

、眩晕穴:百会穴。刺激。

、乳蛾穴:手三里穴。主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

、近视穴:睛明穴。点揉,可配太阳、球后、四白。

、耳聋穴:听宫穴。主治: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耳呜。

、麦粒肿穴:肝俞。刺激。

、明目穴:光明穴。操作:刺1.5寸,单眼有疾针健侧。如合并颈椎病或脑动脉硬化加风池。

、耳鸣穴:听会穴。点揉,虚补实泻。肾虚者可配:肾俞或太溪。

、座疮穴:大椎穴。点揉。

、荨麻疹穴:神阙穴。点揉。

、过敏穴:神阙穴。点揉。

、冻疮穴:阿是穴。点揉。

、鸡眼穴:阿是穴。点揉。

、寻常疣穴:阿是穴。点揉。

、跖疣穴:昆仑穴。点揉。

、带疹穴:小指背末节横纹中点。点揉。

、丹毒穴:四缝穴。点揉。

、黄褐斑穴:足三里穴。点揉。

1。腹部取穴方法

1.1腹部分寸的标定:

比例寸取穴法(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2)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3)侧腹部分寸的标定:

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

1.2腹部分寸的测量:

水平线法(1)上腹部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是指病人平卧时,中庭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2)下腹部神阙穴至曲骨穴

确定为5寸是指病人平卧时,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是指病人

平卧时,侧腹部的止点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水平线、比例寸的取穴方法是腹针排除人体因为胖瘦形成的个体差异而

采取的取穴方法。

1.3任脉的定位

任脉位于腹白线的下边,是否能够准确地对任脉的位置进行判断是影响正确取穴的主要因素。分辨任脉的定位有二种方法。(1)、观察毛孔的走向(

2)、分辨任脉的色素沉着为了大家便于记忆,特编腹针取穴歌诀如下:腹针取穴要认真,反复度量莫走神;上八下五旁开六,起止摸准尺端平。中庭

曲骨需祥辩,更查任脉何处行;色素沉着毛孔定,毫厘不差要记清。

2。腹部常用穴位定位和功能

1中脘穴神阙穴上4寸的任脉上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痢疾、高血压、神经衰

弱、精神病、虚劳吐血、气喘等疾病。相当于口,可以治疗口、鼻、牙部及头面部的各种疾病

2下脘穴神阙穴上2寸的任脉上任脉的经穴,可以治疗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等疾病。相当于第七颈椎,可以治疗相应部位的

疾病

3水分穴神阙穴上1寸的任脉上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痢、小便不通等疾病相当于第七胸椎,治疗相应部位疾病。

4神阙穴脐之正中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小儿乳痢脱肛、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疾病。

5气海穴神阙穴下1.5寸的任脉上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肠麻痹、遗尿、尿频、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虚

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相当于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疗第二、三腰椎的疾病。

6石门穴(别名:绝孕,禁针)神阙穴下2寸的任脉上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疝气疼

痛、产后恶露不止、崩漏、闭经、乳腺炎、妇人绝孕等疾病。禁针。

7关元穴(别名:丹田)神阙穴下3寸的任脉上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妇女不孕、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

遗精、阳痿、遗尿闭经、带下。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疾病。相当于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疗第四、五腰椎的疾病

8商曲穴下脘旁开5分处腹中切痛、积聚不嗜食、目赤痛从内眦始、腹膜炎、颈肩疼痛等疾病。相当于颈肩结合部,治疗相应部位病症。

9气旁穴气海旁开5分腰肌劳损、腰部疼痛、酸困、下肢无力等疾病。相当于二、三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病症。

10气穴关元穴旁5分处奔豚痛引腰脊、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症、尿路感染、泻痢、腹泻等疾病。相当于四、五腰椎旁,治疗相应部位

病症。

11滑肉门穴水分穴旁开2寸处取之癫痫、呕逆吐血、重舌舌强、胃肠炎、肩关节炎等疾病。相当于肩,治疗肩关节周围疾病。

12天枢穴脐正中旁开2寸处呕吐、泄泻、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淋浊、不孕、

癫痫等疾病相当于侧腰,治疗各种腰肌的疼痛及疾病

13外陵穴阴交穴旁开2寸处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相当于髋,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

围疾病。

14上风湿点滑肉门穴外5分上5分相当于肘,治疗肘关节周围疾病。

15上风湿外点滑肉门穴外1寸相当于腕,治疗腕关节周围疾病。

16下风湿点外陵穴下5分外5分相当于膝,治疗膝关节的各种疾病

17下风湿下点下风湿点下5分外5分相当于踝,治疗踝关节的各种疾病。

五个开关调节人体气机人体有几百个穴位,施行艾灸时如何选择拿捏?大道至简,再多的穴位,总有关键的几个紧系全身,关乎性命的。推荐足三里、太冲、合谷、阳池、太溪五个穴位,它们是“调节人体气机的五个开关”,通过开关调顺人体的气机升降,扶养一身,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由此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健康长寿。

足三里穴用天地真气补充后天脾脏。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凡胃腑的疾患皆可使用。胃和脾互为表里,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生命的根本,故常灸足三里,四季脾旺不受邪,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濡养全身而且可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方法:每天灸三炷或者一月灸9次,此为九九灸,注意用“补”的手法,一感到热就拿下来。

太冲穴若是升发不够,人会感到虚弱,就要通过太冲穴调节肝经。取穴法: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搏动,即是太冲穴。方法:用“补”法,一周一次,每次5壮。

合谷穴反之若沉降不足,自然火气大,感觉口干、上火,这时要调节主沉降的肺经,通过合谷穴实现。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或者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只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第1、2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即是。方法:泻法,一周一次,每次4壮。

阳池穴主泻、寒。取穴法:阳池穴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或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方法:泻法,一周一次,每次4壮。

太溪穴主补气,主浮、热。取穴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治膝盖痛一法

一患者膝盖痛多年,后经老中医朋友介绍一方,用后效果很好,现已20年未犯。其方为:花椒2两压碎,鲜姜10片,葱白6棵切碎,三种混在一起,装豆包布内,将药袋放膝痛处药袋上放一热水袋,盖上被子,热敷30一40分钟,每日两次。也可以膝痛处在上,药袋在下。

祖传七代秘方治低血压极其有效:当归25克,五味子25克,甘草25克,茯苓50克。:水煎服。每剂连煎2次,将第一次煎的药液滤出后,再添水煎第二次,把两次滤液混合。:每早空腹先服混合液的1/2,剩下的1/2于晚睡前温热服下。每天1剂,连服5日。服药前,先测量一次准确的血压数,如服药后血压升的特别快,可隔日再服;若稳定上升,可连续服用,直到恢复正常,服药停止。:此方治愈患者近百例,无一人复发。:此方是一位近百岁老人祖传七代秘方,治家族性低血压同样有效。《低血压》知识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dnae.com/wadzz/1052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