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以感染禽类为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根据其致病力不同,可以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包括H5、H7亚型的部分禽流感毒株,它们不仅对家禽造成严重危害,也对国际贸易有严重影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列为优先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
全球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现状年以来,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持续在亚洲、欧洲和非洲暴发流行;其他亚型重组病毒不断出现,如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相继出现在韩国、日本、德国、荷兰、英国、美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相继发生了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时有发生。根据WHO的统计数据,至年3月31日,埃及、印度尼西亚、中国、柬埔寨、越南等16个国家共有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人死亡,死亡率高达53.27%。
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现状及特点在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的实施下,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随着高致病性禽流感全面免疫防控策略的不断深入,加上我国养禽业发展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得到一定控制,在我国的流行整体呈下降趋势(图1),但在局部地区仍有持续性地方流行,免疫失败和免疫带毒现象持续存在,防控中仍存在薄弱环节。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威胁仍然很大,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
根据OIE的数据统计,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的贵州荔波、焦庄、湖北黄石、贵州安顺、云南通海、黑龙江双城等6起H5疫情,共计扑杀只家禽,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发病时间看,冬春发病较多,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但是全年发病的态势依然严峻;从发病地区看,长江南北均有发生。虽然各地都在执行强制免疫政策,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免疫家禽抗体水平参差不齐、自然发病和排毒等现象,发病禽群的临床症状与生物安全状况、禽种的敏感性、健康状况、抗体水平高低、病毒变异与疫苗匹配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NA亚型发生显著变化,多亚型病毒同时出现
十余年来,我国H5亚型禽流感病毒多为H5N1亚型;但是,近两年来,我国H5N2、H5N8、H5N6、H5N5等亚型显著增多。年之前,我国流行毒以H5N1亚型为主;年,我国流行毒以H5N8亚型为主;年以来,H5N6亚型毒株成为主流。年,四川出现了全球第一例H5N6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这些情况给今后的禽流感防控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我国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谱系发生显著变化,多个分支病毒共存
病原生态学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监测结果表明,我国H5亚型禽流感病毒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从序列分析结果看,年上半年以前,以第2.3.2.1分支病毒为主,同时也有第2.3.4和第7.2分支的病毒。但是从年至今,第2.3.4.6分支病毒呈大幅度上升趋势(WHO称之为2.3.4.4分支),是目前最主要的流行分支。从抗原性角度来看,目前第2.3.2.1分支的部分毒株出现了较大变异,与现在使用的Re-6疫苗株之间的交叉反应性较差,因此,随着变异株的出现和增多,Re-6疫苗对该分支病毒的防控效果值得商榷。第7.2分支和第7.1分支(Re-4疫苗株)的部分毒株之间存在明显的抗原差异,为此,农业部已推出Re-7疫苗株替代Re-4疫苗株。鉴于新出现的第2.3.4.6分支病毒与Re-4、Re-5、Re-6、Re-7疫苗株的抗原性差异较大,农业部已推出Re-8疫苗株替代Re-5疫苗株。
病毒在水禽中污染严重
调查监测发现,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水禽中的分离率远高于其他家禽中的分离率,这可能与水禽免疫效果不理想有关,而且水禽还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储存库。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水禽网:分享价值,值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白癜风最好治愈方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