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养殖前期排塘的情况,本人认为对虾发病是综合因素导致:
一、种苗质量、二、放苗密度、三、饲料质量、四、水质情况
五、地理环境、六、气候条件、七、天气状况、八、生产管理等因素密不可分。
除了优选种苗、放养密度适中外,加强管理也至关重要:前期养殖三关不可忽略,
第一关是健康清塘:清塘四步(清污除杂→池塘消毒→降解残毒→生物净化),步步为营,缺一不可;
第二关是健康肥水,良好的藻相既是养殖对象优质的天然饵料,同时又能起到产氧、解毒、净水、稳定水质的重要作用,藻相的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养殖对象的健康,甚至直接对养殖效益造成影响,所以选择安全健康的肥水产品很重要;切忌不要用动物粪肥或经发酵(大多是通过简单堆沤处理)的动物粪肥肥水,因为畜禽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都要定期使用疫苗、抗生素、消毒杀虫药,致使粪便含有高抗性和高致病性的致病菌和高残留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致病菌容易趁虾苗蜕壳活力弱免疫力低侵入虾体,从而引发病害。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残留会抑制对虾的生长或破坏肝脏。容易促进腐败菌的繁殖,加速底质腐败(耗氧、泛酸、发热、发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生成超标),泥皮、青苔、丝状藻、蓝藻等生生不息,前期肥水培藻不当,繁殖有毒的藻类,这些都会埋下养殖隐患。
第三关是放苗前后注意采取措施防·抗应激,增强虾苗对环境、天气等突变因素的适应能力,消除因盐度差、水温差、pH偏差引起的应激,平衡渗透压,提高成活率。养殖前期管理三关,关关重要,基础细节做得不扎实,就会增加养殖风险,甚至酿成排塘的后果。饲料是对虾的主要营养源,饲料是否可以满足对虾营养要求,直接影响对虾的生理状态及免疫力,所以直接影响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
饲料质量可从以下方面导致对虾疾病的发生:高效优质的饲料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与生长增速的系统平衡,有效防控生长增速与营养短缺的情况发生,能保证对虾营养的全面需要,满足对虾生长所需能量消耗和机体发育代谢的需要,增强对虾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时高效优质的饲料也具有很高的消化吸收率和较高摄食速度,从而减少对虾粪便的排泄量和残饵损失量,这对于保持虾池的良好水质是必不可少的。
饲料质量可从以下方面导致对虾疾病的发生:
Q1.饲料配方不合理或选用劣质原料,营养不平衡,导致对虾生长缓慢,体质弱,免疫力差,成活率低;尤其是苗期,除了健康肥水,培育虾苗喜食的天然优质生物饵料,从虾苗入池就要选择高效优质的开口料(虾片、0号料等),开口料要求营养齐全,含高蛋白质,从而促使对虾生长快、活力强、成活率高,给养殖打下基础。但事实上,目前市场有些开口料,实际上是劣质鱼粉或假性蛋白的代名词,营养价值很差,摄食到这种饲料的虾苗健康受到损害,免疫力极其低下,一旦遇到天气、气候、养殖环境变化引起应激,就会导致排塘率大大提高。特别在饲料原料涨价的情况下更要注意掺杂、掺假等不法行为,直接导致饲料毒素因子大量增加;另外,如果饲料变质或用发霉的蛋白源,如发霉的花生粕含有黄曲霉素,会导致对虾中毒。黄曲霉是致癌物质,不但虾会致病,如果人吃了这种饲料养殖的虾,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此问题值得我们业界警惕。中后期对虾对蛋白质和营养的需求虽然比苗期低,但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也要满足对虾健康生长的需要,有了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才能提高对虾的抗病力,虾才不容易生病。
所以,摄食优质饲料虽然不能保证对虾不生病(前面也说过对虾发病是综合因素导致),但使用劣质饲料对虾肯定不会健康,为病害的滋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
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虾人工配合饲料随着配方技术不断改进与完善,专业生产厂家生产出的产品,营养会更合理、更均衡,质量会更值得我们信赖;我们有理由相信有良知的饲料生产企业会把握好原料质量和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其实力和优势所在。也期待动物营养专家们针对虾类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结构、营养吸收和应激反应敏感的原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营养配方技术,配制出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能将适口、营养、免疫、补充内源酶、无药残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对虾非特异性免疫促生长增强剂和肠道微生态调节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优质虾苗、精细的管理加上优质的饲料,无疑将为稳产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