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膳食在人体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食物疗法和药膳疗法。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领域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我国自古就有“寓医于食”、“药食同源”之说,早在多年前,《千金要方》一书就有“食治篇”,之后有《食疗本草》等饮食疗法专著相继问世。“食疗”顾名思义,即以膳食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或称饮食疗法。历代文献中又多以“食养”、“食治”、“食疗”等名称出现。“食疗”与“食养”涵义并非完全相同,“食养”重在“养”,主要应用于健康人群以达到养生之目的,或应用于疾病恢复期的人群以促进健康的重新获得。而“食疗”主要应用食物于患病人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方面,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或不同的病情,选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疗作用的食物,通过合理的烹调加工,成为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及疗疾效能的美味食品。另一方面,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物与食物相配伍,采用独特的烹调技术制作成的特殊食品,这样的特殊食品被称为“药膳”。“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药膳可分为保健药膳与治疗药膳两类,保健药膳了用于长寿、美容、补益、病后调养,治疗药膳则根据不同病种及病情需要而对症治疗。
食疗是药膳发挥防病治病作用的具体体现。食疗中“食”的概念远比药膳广泛,它包含了药膳在内的所有饮食。故食疗不必一定是药膳,但药膳则必定是食疗。尽管如此,两者仍然不能绝对划分。卫生部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了80多种药食同源物品,及多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历代食养、食治所涉及的膳食主要也是药食,因此,药膳学的学术范畴基本上属于古代食养食疗的全部内容。
中医食疗的作用机理和药物疗法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在扶正与驱邪两方面。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所说:“食能驱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同时他还指出药疗不同于食疗之处:“药性刚烈,犹若御兵。”且引用扁鹊语:“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白癜风论坛北京那家白癜风当前时间: